2015/06/02
離開了佩納宮 (延伸閱讀:【伊比牙牙12天自助】D9 葡萄牙:里斯本近郊:辛特拉佩納宮 Pena ),馬上前往的是 摩爾人城堡 Castelo dos Mouros 。
它其實距離佩納宮不遠,原本想步行前往,正好看到公車來了就上車省點腿力。
摩爾人城堡 建於8~9世紀,是摩爾人占領伊比利半島時期。
這個正門入口處,已經點出摩爾人城堡的特色~
一路爬上山,一覽無疑的景色令人心曠神怡。是的,又是一段需要爬山的小小路程。
一路上都會看到一些類似像城牆的遺址,而且一處處的古蹟讓我們也不覺得枯燥。
出現了一個解說牌,指著這幾個窟窿說是伊斯蘭屋子 (Islamic Houses)..... 原來這些是10~12世紀時,佔領葡萄牙辛特拉的穆斯林在城牆東南邊此處所興建的房子的地基,同時這裡還挖掘出新西元前5000年 (距今7000年) 前的化石,有鹿、羊、豬、狐狸等動物化石,以及蠶豆、桃子、李子、橄欖等植物化石。
再向前走,這.... 是個墳墓。會特別被標出來的原因是墓碑上同時有 新月(回教) 與 十字架 (基督教)的標誌,且墓誌銘上寫著:O QUE O HOMEM JUNTOU SO DEUS PODERA SEPARAR. ==> 只有 神能分開(分辨) 是基督徒還是回教徒。
在墳墓的旁邊,有座很古很古的教堂,Igreja de São Pedro de Camaferrimg,聖佩羅教堂。西葡兩國的歷史中,有很大一部分是 回教(摩爾人) 與 基督徒 的互相征戰,所以地盤換來換去,有時是阿拉、有時是基督。
從12世紀(西元1147年) 阿方索國王搶回辛特拉,聖佩羅教堂是成為這個教區裡的第一座教堂,一直到14世紀,聖佩羅教堂一直有敬拜聚會活動。
(我忘了拍全圖,解說牌上有)
這個模型式整個摩爾人城堡區域的總圖。
沿途都有指標,雖然走在樹林中,也不怕會走錯迷路。
我們看到一段城牆了
馬上來到入口處,這裡要驗票。
巨大的石牆 (老爺當比例尺)
沿著石階往上走,
一上來,這個風景實在太好了~~~~ 而且很有長城的感覺!
毫無屏障,放眼望去一覽無疑,看起來應是個易守難攻之地。
這張是不同的方向,一樣毫無遮欄,簡直可以說是360度無死角。
走在城牆上,我想.... 如果有懼高症的人搞不好會軟腳吧?
兩根白白大圓筒的辛特拉宮也看得一清二楚。
這也是辛特拉地區的一座城堡,但我們今天時間真的不夠,沒有仔細的去了解它到底是什麼宮。
綠色的旗幟,是辛特拉的阿拉伯文。
城牆上插著各式各樣的旗子,原本我以為是"城邦"的旗子,看了手上的說明小冊子才知道,這些全都是從1143~ 現今葡萄牙的"國旗"。
咦~ 怎麼有個小門? Door of Betrayal? 背叛之門? 解說牌上說,這個小洞可通內外,戰爭時能用於逃跑,當然... 也可以放敵人進來,所以才被稱為背叛之門。
我們沒有再繼續往至高點爬上去,原因除了節省時間以外,另一個主要的原因是,風太大了,加上它實在太像中國的萬里長城了。。。(已爬過)
很可惜因為沒有繼續往上走,另一面可以俯瞰佩納宮的角度就沒能親眼欣賞了。
不過,我們有參觀了除了城牆以外周邊的一些設施:
大洞。用途不明,給牲畜(牛、馬) 使用的可能性很大。 (解說牌是這樣說的啊~)
花崗岩的圓拱形地下水槽,有著相當大的儲存量,可以存將近600立方公尺的水。上方有小小的天窗,可以將雨水引進但不易蒸發。傳說這裡下還埋了一位摩爾國王。
快快再跳上434公車,往下一站~ 辛特拉宮速速前進!
我的補充:[ 什麼是 摩爾人? ]
摩爾人應該算是個統稱,並不是特別指哪一個單一民族。其成員組成十分複雜,主要來自北非(摩洛哥、阿爾及利亞、突尼西亞等國)、西非、阿拉伯等地。
原背景十分多元的摩爾人在中世紀(8~12世紀) 統治了伊比利半島的期間,與歐洲原有的基督教文化融合,深深影響了現今西班牙、葡萄牙的文化、建築、生活習慣等。
<EBYY 葡萄牙篇> 待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