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來寫馬丘比丘。10/9、10/11兩天Cusco 郊區部分之後再記錄。)
在1530年之前印加帝國在南美洲壯大,卻在1534年西班牙 Francisco Pizarro 軍隊大舉入侵祕魯各地後,抓了當時第13世皇帝後,整個帝國迅速崩解。據說當時逃出Cusco的印加軍隊退到極為隱密的深山叢林之中建立了Willkapampa ( 維爾卡班巴,意思:聖谷),一直沒有被發現,隨著時間流逝Willkapampa這個地方一直沒有被找到。直到1911年美國考古隊與當地人穿越長滿野草的田地,發現了這座與世隔絕的遺跡 (誤以為這裡就是Willkapampa),失落的天空之城 -- 馬丘比丘在沉睡了400年之後甦醒。
民宿 Tikawahi 牆上的油畫
10/9 白天我們在Cusco參加了印加聖谷的One Day Tour (下一篇記錄),回到市區後,在路邊談了一台包車前往距離Cusco 75km的Ollantaytambo 奧楊泰坦博鎮 (以下直接稱為O鎮),晚上住O鎮,以便於隔天一早搭8點鐘的火車。
2016/10/10
昨晚經過一陣小小的訂房混亂,Ann姐重新幫我們訂了這家 Hotel Tikawasi。清早打開房門,清新的空氣,身心舒暢,馬上就要來去馬丘比丘了,亢奮!
# 前往馬丘比丘有幾個重點,快速整理:
1. 交通:
(1) Cusco - O鎮:我們一行8人,人數夠多直接跟當地旅行社談包車,直達輕鬆方便。
(2) O鎮 - Aguas Calientes熱水鎮 (又稱馬丘比丘村):先在網路上訂火車票 http://www.perurail.com/ ,訂票成功並付款之後,必須再以系統發來的 E-mail (上頭有序號),到Peru Rail 的 Sales Points (@Lima、Cusco、Puno) 取票。
(3) 熱水鎮- 馬丘比丘遺跡入口:在熱水鎮買上山巴士票,必須出示護照購買,千萬別忘了帶!
2. 馬丘比丘遺跡門票:因有人數限制,遺跡入口不販售門票,必須全部事先在網上、或到Cusco or 熱水鎮的文化部 (INC) 購買。必須攜帶護照!!
(1) 馬丘比丘遺跡 每日2500人,門票S/.128;
(2) 馬丘比丘遺跡+馬丘比丘山(小山) 人數限制同上,門票S/.142;
(3) 馬丘比丘+瓦納比丘(大山) 每日400人,票價S/.152。想登瓦納比丘(高的那一座) 一定要事前預約,不能在抵達馬丘比丘之後再決定是否上山,入山時間 7:00~8:00、10:00~11:00,每梯次200人。
以上的入場限制可能會有所變動,申請前請先確認最新資訊:http://www.machupicchu.gob.pe
好,我人生中最貴的火車 US$83+66 (NT$4700)、最貴的公車 US$24 (NT$760)、門票S/.128 (NT$1280)!我們終於與 馬丘比丘Machupicchu 見面了~
從民宿步行到O鎮火車站只需10分鐘。帶著事先在Puno的Peru Rail窗口領好了的的火車票,以及在Cusco使用民宿電腦買好的門票,直接到月台準備上車。
8:00 的這班列車是Vistadome,我們踏上前往馬丘比丘之路。
Vistadome 火車車廂上的標誌,四個象徵祕魯文化:(右上順時針) 羊駝、庫斯科石墻、納斯卡線、馬丘比丘。
上車前的腳踏墊,有種很尊貴的感覺。
光線灑從頂端的窗灑進車內,終於有"真正"前往馬丘比丘的感覺了。
車上提供派餅+紫玉米汁 Chicha
派餅裡有南美特產的黎麥~
火車上除了飲食提供,也有羊駝毛的圍巾、背心販賣。價格不算貴,又有很好看的包裝紙,我也買了好幾條回來送給家人與好友。
火車時間大約1.5個小時,抵達馬丘比丘的入口小鎮 Aguas Cliante,我們見到等搭小巴上山的人多到看不到盡頭..... (通常在早上上去的很多都是有時間壓力的旅行團)
一度想走上去算了,但是剛好下起了雨....
這樣雨中排隊等上山的小巴,而且上去了之後也是淋著雨走馬丘比丘,又加上這~麼多人擠在景區裡,也太掃興了。所以泰哥提議我們先把市集逛一逛,再吃碗泡麵,好! 大夥就這樣拍板通過提案。我收了大家的護照先跑去把小巴車票買好,在這裡晃一晃,悠悠哉哉地等到中午再上山。總之下午4:00 pm 才閉園,我們也沒有要登大山小山,時間上算是綽綽有餘了。
繞到另一側逛逛,感覺清幽很多。
這感覺是不是有點像我們台灣的平溪老街~ XD
車站後側的市集,相當好逛,可能因為與其他人的時間錯開,市集裡也沒那麼多人,逛起來感覺也比較輕鬆。
一處位於2樓的美食攤位,10:30 這個時間幾乎全都還沒開始營業。
在這個2樓市場的陽台,剛好有一張空桌子,泡麵熱水麵包乾糧水果我們都自備了,好,就來吃碗麵吧。
中午11:50,跟上午長長的人龍排隊排到臉都歪掉相比,只有一個爽字。
22分鐘的小巴車程,帶我們到馬丘比丘的入口,
當我們準備進去的時候,人群一批一批的出來。逆向操作果然是對的~~~
門口不販售門票,請記得一定要先買好。進場須出示入場門票+護照。
進園之後,感覺好像要跟偶像明星見面、有點緊張、怯生生地順著路走下去,慢慢地,她真的就出現在你的眼前了!!
這時雨停放晴了,光線好到不能再好! 而且下午的馬丘比丘通常都會霧散,想怎麼拍就怎麼拍~~ 泰哥馬上套上剛剛在熱水鎮市集買的T恤,一整個很接地氣。
強烈建議,一定要帶一本有關馬丘比丘解說的旅遊手冊,一方面中文的解說比英文導遊更容易理解,二方面自己可以控制觀賞的速度。
馬丘比丘面積廣大,分成以下幾個區塊來寫:
A. 梯田區、葬禮石:
一進入區內除了馬丘比丘的完整大景 (最熱門的拍照點),另一側是農作的梯田區、倉庫區、瞭望屋、以及經過巧妙加工的"葬禮石"。不過,據說這塊石頭應該不是用來做葬禮用,可能是進行某些神聖儀式的所在。
城市入口
B. 採石場 及 工作作業小屋 :
馬丘比丘建造所用的建材都是在這個區域製作,根據考古勘查,當時的印加人是先將木頭插入大塊岩石的縫隙,讓木頭含水漲開後,利用青銅器以及含鐵80%的石頭做為工具,進行加工成合適的大小再搬到施工現場做更進一步的微調。在這個區域也能看見一些比較大型的岩壁,印加人也直接運用岩石的原貌進行建築。
C. 中心位置:
從採石場區域往下走,這一區是馬丘比丘的中心地帶,除了皇帝與貴族們居住之地,還有很重要的祭祀太陽神的神殿。
C1 太陽神殿:經過巧妙計算過的窗戶。據說,冬至與夏至時節陽光從窗口照射進來會像黃金一樣閃閃發亮。
被譽為馬丘比丘最美的石牆,正是太陽神殿的背面。
太陽神殿下方是墓穴。
C2 緊鄰著太陽神殿的是公主宮殿,據考古學家研判這可能是當時的貴族或看守太陽神殿的人所居住的宮殿。
C3 皇帝行宮區域,
順著樓梯而下有這整座城裡極為重要的水利系統 16個蓄水池。這是稱為水之神殿的第三蓄水池。
D. 神聖區域
這個區塊內,是馬丘比丘的宗教活動祭祀中心。有主神殿、三窗神殿、神聖廣場、栓日石(巨型日晷)、神官之家等。栓日石也是整個馬丘比丘遺址最高處。
這栓日石(日晷)並不是垂直直立,而是傾斜13度,柱角四邊正好指向東西南北,冬至時陽光通過各角的對角線。太陽在印加文化裡扮演極重要的角色,印加人民的四季農耕與生活完全決定於太陽。
E. 建築密集區
說真的,在諾大的馬丘比丘遺址裡,走進到這個區域的時候,已經有點頭昏眼花了(哈)。 還好手上有工具書可以繼續走讀。
E1 兀鷹神廟 天然岩石與打磨過的岩石構成如鷹展翅上騰的構造。考古學家判斷高處凹槽很有可能是監獄功能,而在地面上尖尖造型的鷹頭,則是祭祀時擺放牲禮之處。
E2 星象觀測石 蓄水過的石臼可以觀測天象倒影。兩個一對,象徵印加文化的二元論。
E3 建造在斜坡上的 兩層樓之家
E4 三個入口之家 建築中間十分寬敞。
一匹羊駝正好形成「絕對祕魯」。
E5 一體成形的石梯
F. 最靠近瓦納比丘山的區域
主要廣場、農業實驗場、聖岩、未完成的神殿等。
整個馬丘比丘遺址耗時3.5小時走了萬步,我無法鉅細靡遺的貼上每一張照片,寫下每一個說明。
還好有一本好的旅遊書《地球の歩き方》在手,帶我們完整走過馬丘比丘的每一處,尤其所附的馬丘比丘別冊地圖幫助我很多,介紹詳盡,滿滿收穫,600元的書錢是有點貴,但這錢花得相當值得。
看過美景後,一個小叮嚀 : 來馬丘比丘千萬一定要穿長袖長褲、帶防蚊液、蚊蟲藥。即使都做了,也要有被咬到滿手包的心理準備。
馬丘比丘的最後,再做一個交通上的提醒:一定要保留好下山的時間,即使是最平價的 Expedition 都要US$66啊..... 絕不能錯過啊。
搭上小巴回到 熱水鎮,火車站裡人聲鼎沸,在候車室裡安靜地等18:20 那班 Expedition 帶我們回O鎮,應該是唯一一次的馬丘比丘,掰掰囉~
( 接下來會回過頭來記錄O鎮、Cusco 聖谷,還有從古巴回來後的 Lima 小旅。)
< 2016 祕魯之旅 待續 >